白洋淀主要景观介绍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它是太行山前永定河与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积水而成。它接收来自北、西、南的瀑布河。、唐河、曹河、祝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现有大小湖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最大,统称为白洋淀。
白洋淀主要景观介绍
鸳鸯岛、休闲岛
白洋淀鸳鸯岛面积6.4万平方米。周围芦苇丛生,荷花环绕,岛上设施齐全。集旅游、购物、娱乐、吃、住、行于一体。白天,滇中微风徐徐,波光粼粼,视野开阔,可以一览滇区的美丽风光。夜晚,渔家灯火、鸳鸯映月,诗情画意。休闲岛位于鸳鸯岛南侧,白天视野开阔;晚上,渔民小区生火,码头整洁。
荷花大观园
荷花大观园占地2000余亩,水域面积1560亩。种植荷花366种。品种繁多、美丽,景色幽雅奇特。大观园内有五区(迎宾区、服务区、餐饮区、采莲区、景区)、四园(精品荷园、静心园、垂钓园、民俗园)、三港(游船港、观鱼港、休闲港)、第二海水浴场(海滨浴场、休闲海滩)、宜山(观山)。公园内有十里环路、百公顷荷塘、千尺观花桥、万米船道。2003年7月,第十七届全国荷花展在白洋淀荷花大观园成功举办。
王家寨
王家寨水民俗村位于美丽的国家AAAAA级白洋淀旅游风景区。位于白洋淀东部,紧邻莲花大观园,距果里口村东3里,与果里口村隔水相望。白洋淀王家寨民俗村占地2.5公顷,水域面积22.5公顷。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民风淳朴。是集白洋淀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对于长期生活在繁忙城市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世外桃源。
白洋淀王家寨水乡民俗村整体规划呈“T”字形,环境温馨优雅,设计独特。这里有游乐区、度假村,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除游泳池和渔场外,目前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
水上乐园
白洋淀水上乐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风景区内的精品景点。该景点位于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区湿地保护区。土地面积43000余平方米,水域面积2000余亩,初期投资金额已达3600万元以上。景区集娱乐、观赏、猎奇、餐饮、住宿于一体,是旅游产业多元化的产物。 白洋淀水上乐园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包括精品荷花、水乡民俗、表演等,是生态游、水乡民俗游、娱乐欣赏游的首选。此外,餐厅(宝岛生态园)聘请湖内名厨,现推出一系列具有白洋淀水乡特色的美食。其用餐环境更是原汁原味、别具一格。假山流水,亭台楼阁,鲜花簇拥。
文化园
白洋淀文化园是集美丽的生态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淳朴的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白洋淀文化园有西甸风荷、白洋淀雁翅纪念馆、水生植物园、东堤烟流、康熙水尾宫、赤慈培恩寺、祈福前平坪、嘎子村八个亮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白洋淀文化园的美丽风景。
对嘎子的印象
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一个新的风景区在白洋淀悄然形成。这就是白洋淀《嘎子印象》,为白洋淀旅游增色不少,是白洋淀旅游的一颗全新明珠。
抗战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鄢陵队乘势而上,驾着小长船进出芦苇荡,穿越浩瀚的湖面,谱写了一首抗日救国的英雄歌曲。
雁翎队在抗击日寇、锄奸、断岗塔、伏击等战斗中立下突出战功,被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他们使用的排艇和大型升降杆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吕正操、杨成武将军来到白洋淀指导安新抗日工作。该景点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幽默的方式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搞笑感人的抗战故事。
异国情调的花园
白洋淀异域风情园位于白洋淀安心风景区内,北邻鸳鸯岛,南接休闲岛。占地30亩。有原汁原味天真烂漫的泰国舞蹈,勇敢凶猛的欧洲女子泥巴摔跤,还有震撼人心的泰式鳄鱼格斗、猎狮表演等,享受刺激,体味浪漫,其乐无穷,刺激不已。
白洋淀之窗
白洋淀之窗位于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美丽的鸳鸯岛上。该博物馆以详尽的史料、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的实物,真实展示了白洋淀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军人张嘎和游道上神兵“燕翎队”的光辉足迹。介绍滇区独特文化。淳朴的渔民生活,充分展现了白洋淀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水乡风光。
白洋淀元妃荷花园。元妃荷花园位于旅游码头南侧,是体验白洋淀雁翎队打鬼、划木船、体验特色餐食的好去处。
沃城书院
沃城书院“沃城书院”因位于沃城(今安新县)东街而得名,沃城因城墙外有沃水(白洋淀大清河)环绕而得名。据原文(新安县志)记载,书院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年。原名“沃城一学”,是时任刑部部长的村里居民高景所建。随后,康熙10年的学生杨尔嘉、18年的县令杨恕相继捐出俸禄和银两用于修缮。嘉庆十二年,时任知府侯宗秩重修书院建筑,并题匾额,上书“沃成书院”,与安州建的“正学书院”、“阁象私学”和“京修”相呼应。三台所建的“书院”同样闻名,并称为白洋淀四大书院。
沃成书院经历了风风雨雨。先是新安撤县迁安州,城内书院和文庙同时荒废。后来,安州知县张浚采纳了农村学生、学子的意见,请时任直隶刺史的李鸿章整修。继任知县多次向书院捐书,保存书籍数千册。八国联军战争后,该学院被德法联军占领,作为军需部门,书籍全部丢失。清光绪二十九年,书院改为新安高等小学。解放后,更名为安新县第二完全小学、安新师范附属小学(简称“附属小学”)、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