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无忧网

敲鼓是为了向全城居民报时,故名鼓楼。

  古时敲钟报晨,击鼓报夕,故名“晨钟暮鼓”。同时,夜间敲鼓报时。“三鼓”为“三更”,“五鼓”为“五更”。每晚一共五次。明代,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为了让鼓声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安装大鼓。明清时期,鼓楼周围多为陕西省各级衙门和西安衙署。这些衙门的办公场所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也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最动听的声音。。李允宽亲笔书写的“天上有声”匾额堪称点睛之笔,诠释了鼓楼的实际意义。

敲鼓是为了向全城居民报时,故名鼓楼。

里面有楼梯  。登上楼上,凭栏远眺,全城尽收眼底。西安鼓楼是西安市明清建筑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多次对鼓楼进行修葺。20世纪90年代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金彩修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发展,1996年恢复了“晨钟暮鼓”。2001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鼓楼。重制的鼓高1.8米,直径2.83米。采用整张优质牛皮制成。腹径3.43米,重1.5吨。上面有1996气泡钉,表示是1996年制作的,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着公元2000年,激励人们奋发进取,进入21世纪。鼓声洪亮低沉,重锤之下十里外都能听见。它是中国最大的鼓。钟鼓楼之间,开放着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独特的声光喷泉时时变幻。是古城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24年6月18日 | 发布:admin | 分类:杂谈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