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无忧网

洱海美景(洱海风景区)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它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区位优势优越,综合功能显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洱海具有供水、农业灌溉、发电、气候调节、渔业、航运、旅游七大功能。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沉降和侵蚀作用,属构造断层湖。

  风平浪静的日子在洱海漂流,干净透明的海面如同清澈的蓝天,给人一种宁静、悠远之感,让人领略“船在漂流”的诗画碧波之上,人在画中畅游”一般意境。湖中有“三岛”、“四大洲”、“五湖”、“九湾”。三岛:金梭岛、赤文岛、天儿岛;四大洲:青沙碧、大观处、元阳、马连;五湖是:南塘湖、北塘湖、连珠湖、龙湖、博洲湖;九调是:荷花调、大吉曲、凤鸡调、凤翼调、罗肘调、牛角调、伯音调、高雁调。洱海还有很多美丽的海湾,其中较大的有海东湾、采色湾、康浪湾、双浪湾等。尤其是“海中三岛”,让洱海更加美丽。

  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欣赏苍山洱海风光的好地方。

  这个公园建于1975年,已经相当大了。其东北部为花卉苗圃,种植云南山茶、杜鹃、报春花、雪莲等名贵花木。大理的各种名木奇花也集中在这里,如大理观音池的观音柳、鸡足山的鸡山竹、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等。周围有海水浴场。海滨浴场旁有一片宽阔的草坪,供游人休息。草坪后面,倚着陡坡,有200多级花岗岩砌成的攀登石阶。石阶之上,有一座飞檐翘角的望海楼。望海楼与彩绘楼廊相连。在森林茂密的团山顶上,构成了一组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建筑群。登上望海楼,漫步长廊,饱览苍山洱海的壮丽景色。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世恪说:洱海的奇观在于“日月星辰,比别处大一倍,更亮”。如果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月夜泛舟洱海,月亮格外明亮圆润,景色令人陶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光灿烂。明亮,仿佛刚从洱海中浮现出来。看着看着,水天一色,明晃晃的,分不清是天上的月亮落入海里,还是海里的月亮升上天了。此外,洱海月还以洁白无暇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相映成趣,形成银苍山玉洱海的奇观。  洱海形状像人的耳朵,南北长,东西窄。洱海水位1966米(海拔85)时,南北长42.0公里,东西最宽8.8公里,最小宽3.05公里,最大水深21.50米,平均水深10.8米,湖面面积252.91平方公里,蓄水量27.94亿立方米;底层材料为粉砂、粘土;靠近湖口的沿岸水域以淤泥和大部分淤积为主,深水区有大量淤积。它由沙质土壤和含有腐殖质的棕色粘土组成;入湖河流有117条。主要有北边的米骚河、螺石河、永安河,西边的苍山十八溪河、南那波罗河,东边的海潮河。流入凤尾清、遇龙河等小溪,唯一出湖的河流是西洱河。

  洱海海岸线长30公里。曾是北通东西湖,南通大理、下关的航运码头。沿湖居民大多以捕鱼和航海为生。历史最高水位1976.098米(海防高程),最低水位1973.28米。1969年以来,随着西洱河水电的开发,规划最低水位为1969米,实际下降到1970.66米,下降了3.34米。随后,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出现:岸边重建、现有泵站暂停失效、鱼类资源锐减、井水枯竭。

  洱海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3℃。湖水不结冰。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该湖除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由河流补水。从北入湖的河流有米驹河、螺石河、永安河;波罗河从南边注入湖中;苍山石坝溪从西边注入湖中。湖水平均深度15米,最深处21米。湖水向西南流经下关西洱河注入漾濞河,然后折向南流入澜沧江。

  洱海西侧苍山如屏,东侧远山为背景。太空环境极其优美。“茫茫水开天镜,山景时刻围绿幕。”被誉为“银绿玉洱海”、“高原明珠”。从古至今,无数大师、诗人曾为之赋诗赞誉。清代南诏官员杨奇鲲,《全唐诗》中有一首诗描述它:“风吹白浪,雨洗影”,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也称其为“茫茫大海,无尽的迷雾。”“。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时,岛屿、溶洞、湖泊、沙洲、树木、小屋,都别具一格,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湾”。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众多的景点中,又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令人神往。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有一首谜语诗,世代相传——


  诗曰:

  虫入凤巢,不见鸟(风),七人头上却长出青草(花)。

  衡山下毛毛雨(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亮)。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景华游览大理后,被大理的风花雪月景色深深感动,写下了一首描写风花雪月的诗:

  上官花被下官风吹,下官风吹上官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风

  下关风,下关常年有大风,有时风力达到8级以上。关于下关的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她爱上了下关的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幻化为人形,与书生约会。他们的恋情被洱海罗泉寺的寺主罗泉发现,他不会容忍。两人在一起时,施了咒语,将书生赶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远赴南海向观音求助。观音给了她六瓶风,并让她用瓶中的风吹干洱海来救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却遭到了罗泉大师的暗算。她倒在地上,摔碎了五瓶风。然后大风就聚集在天生桥上,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据科学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阻挡了东西两侧的空气对流,而哀牢山苍山斜阳峰与折磨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是唯一的出风口。下关空气对流。因此,下关的风很大,尤其是冬春季节。走在面向天生桥峡谷的街道上,狂风大作,让人难以站立。

  花

  上官花,上官位于大理苍山云农峰脚下。是自唐代以来为保护大理而形成的一座堡垒。

  关外外的花树村,有一棵花树,名叫“十里香”。相传为吕洞宾仙人所植。花大如莲花。它每年绽放12片花瓣,闰年绽放13片花瓣。花朵黄白相间,美丽迷人。开花后的果壳黑色、坚硬,可作晨珠,故又称晨珠花。清朝末年,由于游客太多,尤其是政府达官贵人来这里赏花,只能由当地白族人民招待。老百姓无法承受免费粮食的负担,就砍掉了上官花。据考证,上官花就是玉兰,这种花在大理随处可见。

  雪

  苍山雪。关于苍山积雪为何千年不化,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一群瘟神在大理坝子横行,造成“十人患病,九人死亡”。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白族兄妹二人在观世音菩萨的指引下学法归来。他们把瘟神赶到了苍山顶上,让他们在大雪中冻死。为了阻止瘟神复活,姐姐化作雪神,将瘟神永远镇压在苍山上。于是,苍山雪人峰上积满了千年不化的白雪。其实是因为苍山海拔太高,山顶气温低。

  月  洱海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居住在大理洱海的白族人民都会划着木船入洱海,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天光、云彩、月亮、海水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里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幸福美满的生活,于是下凡来到洱海边的一个渔村,嫁给了一个渔夫。为了帮助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公主将她那面珍贵的镜子沉入海底,清晰地照亮鱼儿,让渔民们能够捕到更多的鱼。从此,这面珍贵的镜子就成了海地的一轮金色月亮,为一代又一代渔民熠熠生辉,成为人们观赏的“洱海月”。

  道州湖歌

  三个岛屿:金梭岛、鱼几岛、赤文岛;

  四大洲:青沙碧洲、大树顺洲、鸳鸯洲、马连洲;

  五湖:太湖、莲花湖、兴湖、沉湖、朱湖;

  九歌:荷花歌、大鹳歌、潘吉歌、凤仪歌、落石歌、牛角歌、薄歌、高举歌、鹤朱歌。

  苍山洱海的传说

  皇女一出嫁,老公就出去打仗了。他十几年没有回来,听到消息的人都说他死了。公主开始日夜哭泣,最终泪水化为河流,洱海出现了。此时,公主也已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她的丈夫此时也刚刚归来,但当他们重逢时,却是永远告别的时候了。公主的丈夫伤心欲绝,大声向天发誓,一定要改造山河,守护大海,两人一生依山傍水。洱海与苍山相伴而生。苍山和洱海至今一直连在一起。每当渔民捕鱼时,看到苍山上空有两片云彩缠绕,他们就得赶紧收网回家,因为这是公主和丈夫团聚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短暂的重逢而喜极而泣,而此时,洱海之变会掀起狂潮,风暴汹涌,十分可怕。此时,洱海周边的人们都会闭门不出,直到最后。

  下关湿地

  大理市为保护洱海而投资建设的湿地生态公园,风景秀丽。南接奥体中心,是市民或游客欣赏洱海风光、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公园是免费的。

Tags:

发布: admin 分类: 杂谈 评论: 0 浏览: 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