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音乐?
以前听别人唱好听的歌,我就一直想,如果我也能唱得这么好听该多好。后来我才知道,要想唱好,除了要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外,还必须经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但如何学习声乐呢?经过多年的学习,我来说说我的体会。
如何学好音乐?
1。学习声乐的条件
要学好声乐,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掌握相应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发声条件。
1。音乐品质
音乐素质是指一个人在音乐方面的敏锐的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高、节奏、音乐性。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后天因素是主要因素。具有敏锐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的人,就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
2。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有音乐素质的人想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基本音乐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基本键盘乐器。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为了准确地听和视唱音阶、音程、节奏和旋律,你必须学习视唱和视唱。
乐理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学习相应的乐理知识,才能唱得准、唱得好。
键盘乐器基础:键盘乐器的学习与乐理知识相辅相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声乐练习和其他练习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3。语音条件:
大多数人认为,要学习唱歌,你必须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这种说法既正确又片面。天生优美动听的嗓音对于学唱歌来说是一个优势,但拥有好嗓音并不一定就可以。学好声乐,很多成功的歌手在训练前并不会展现出天生优美的嗓音。
唱歌和说话的生理条件是完全一样的,但完全在说话的状态下唱歌并不能体现唱歌的艺术特征。因为言语发音是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发音,而唱歌发声则是一种有意识的“不自然”发音。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发声器官,可以从下意识地说话达到有意识控制唱歌、发声的状态。。因此,任何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都可以学唱歌。
2。如何学习声乐
学习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歌唱技巧的学习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学习声乐基础理论 要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首先要了解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结构、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运用等。共鸣腔的结构和声带之间的关系,使用共鸣方法等。
另外,在训练歌唱技巧和技巧时,一定要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应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学习识别声音的本质、声音的划分,了解美声唱法、民族流行唱法的特点、声音保健等。
学习和了解声乐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你练习不盲目,目标明确。另外,看别人的声乐专着、声乐视频、电视、录音等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启发,这在歌唱练习时大有裨益,帮助自己少走弯路。
2。向声乐老师学习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的书面材料来学习和训练声乐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言语很难准确地表达歌唱技巧的内涵,加上个人生理条件、理解理解能力的差异,根据书面材料来学习就更困难了。按照书上的方法练习发声、唱歌,并不能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音响效果是否正确。这样的练习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导致歌唱发音错误。因此,在学习唱歌时,尤其是在初学者阶段,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声乐老师进行指导,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如实告诉老师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经历、困难、收获、感受等,这样老师可以按照您的个人特点,教给学生练习方法,准确率高,见效快。学习时要注意多用脑,少用声音。
3。歌唱训练内容
声乐训练有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这包括:
1。呼吸训练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你的感官,你就不可能有优美动听的歌声。所有的发声技巧都离不开呼吸。克拉克在《论呼吸》中指出:歌手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正确的呼吸。普雷斯曼相信他的《喉头生理学》: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中国传统声乐专着中说:“气为声之师,气弱则声细,气浊则声滞,气散则声。”声音将会耗尽。”这也说明了古今中外歌唱家对歌唱中呼吸的重视。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如何呼吸。呼吸有三种方式:
(1)上胸部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部控制呼吸的方法。吸气量小而浅,仅到达肺部上部,很容易引起喉部和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导致声音紧绷、干燥、无弹性。这种现象在初学者尤其是业余歌手中比较常见。这是一种不好的呼吸方法,需要纠正。
(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依靠软肋的扩张和小腹的起伏的呼吸方法。它比上胸式吸气更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感觉往往不顺畅,影响发声部位。中低音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弹性,声音显得低沉。
(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利用胸部、膈肌、肋骨、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感觉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作为一种符合生理机制规律的科学呼吸方法,是近代国内外声乐界公认并普遍使用的。这种呼吸方法有很多优点。控制感觉能力强,呼气均匀、受控,能储存较多空气,呼吸支点明显,扩大音域,使高、中、低音区协调一致。
仅仅知道如何呼吸是不够的。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在唱歌时运用自如。现在常用的练习方法有两种。
快吸气、慢呼:这种呼吸方法是唱歌时最常用的一种。应该定期练习。具体方法是:快速吸气,短暂停顿,缓慢呼气。你可以这样感受:想象一个很久没有和你在一起的非常亲密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惊讶地喘息着,几乎叫喊起来,然后就这样停了下来。几秒后,似乎有一股外力将小腹往后推。我感觉自己的小腹正在与这股外力作斗争,感觉自己在慢慢地呼气。这时隔膜就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缓慢吸气、缓慢呼气:缓慢吸气,短暂停顿,然后缓慢呼气。你可以这样体验:当你收到一束你最喜欢的鲜花,幸福地闻着花香时,你会发现你的胸部自然而不是人为地向前、向上抬起,肋骨肌肉,包括展开腰部同时向两侧,保持这个状态,只放松、吸气腹膈以下的肌肉。吹气时,想象一下吹灭蜡烛。吹灭燃烧的蜡烛,但不要将其吹灭。就这样,让蜡烛的光既不升起也不熄灭。保持更长的时间,然后再次呼吸。要达到这个要求,吸气必须像闻花香时一样自然、平静、温和。呼气必须均匀且受控。同样,如果你想练习缓慢吸气和快速呼气,请缓慢呼吸并立即吹灭蜡烛。
2。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是训练发声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其实就是提取构成歌曲旋律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动机或短语,将其与简单的元音或音节相匹配,通过在适当的音域内上下移动半音来反复练习演唱。声乐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多种多样,流派也很多。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步骤,都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有意识地用你的感官发出声音,并逐渐用横膈膜控制你的呼吸。
(2)形成正确的喉位,解放喉部,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的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得当。它非常适合演唱高、中、低音和强音。声音特效。
(3)训练如何调整共鸣腔,适当扩大可调整形状的共鸣器官——咽腔、口腔、喉腔。利用无法调整其形状的共鸣器官——头腔和胸腔,通过共鸣腔的调整和利用,可以增大音量,美化音质。
(4)呼吸、喉(声带)、共鸣器官紧密配合,发出协调运动的声音,达到声区统一、富有力度和音色变化。
另外,练习发音时要选择合适的元音。在开始练习声乐时,六个元音aeiouu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平衡地唱出来。因此,你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从最自然、最优美的元音开始练习。这样,调整元音就会更容易。谐振器中声波的焦点和协调作用。当你练习完最方便、最自然的元音后,再逐渐调整促进其他元音,声乐练习的进度会快很多。
发声练习最初以自然音域为基础,逐渐扩展到中音域。在练习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点和音域。
3。歌唱语言
歌唱语言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唱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将音乐声音与语言相结合,进一步表达感情。歌唱语言可以直接揭示歌曲的文学思想内容,凸显作品的风格,直接展示歌曲的意象和情绪。
歌唱语言的总体要求是:声母准确灵巧,韵尾保持良好,韵律自然适时,阴阳牢记。轻重缓急要分清,语气语气要处理好。
前缀 必须发音正确,但不能读得太死。咬住字头时,应自然及时地过渡到字腹。词腹清后,应及时收音、归韵。一定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使过渡自然流畅,形成一个整体。另外,拼音必须发音准确,如“l”和“n”、“平舌”和“翘舌”、“f”和“h”、“前鼻韵”和“后鼻韵”必须发音准确。是要区分的,语调也必须区分。精确的。
歌唱语言必须与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紧密结合。歌唱语言必须与灵活的呼吸、流畅的声音共鸣相配合,才能达到深刻动人的效果。
4。刻苦学习、刻苦练习、动动脑筋是学好声乐的关键。
学习声乐时,老师教你时要认真学习、思考、体会,并做好笔记。声乐学习笔记是反映声乐学习过程的一面镜子。要描述每个阶段所使用的声乐练习、歌曲教材、老师要求、练习结果、主要问题和纠正方法等。回家后必须每天坚持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这是学好声乐的关键。成功不会眷顾懒惰的人,只靠面面练习的人不会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