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其实,孩子的好习惯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为家长提供如何培养孩子全天主动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生。
第一步:孩子每天上学前,让孩子放学回家后,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块黑板,放在家里。孩子们非常愿意当老师,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模仿老师给别人讲课是他们的一大乐趣。听课时,家长一定要专心听讲,并向孩子提问。如果你带着任务去上课,孩子们就会认真听讲并遵循老师的想法。认真倾听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行为表现。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地方,他们会问老师,因为回家后必须向父母解释。
第二步:放学后,为孩子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孩子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种学习不仅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如果老师没有给孩子留作业,可以让孩子看课外书、做手工。这个时间应该是固定的。在此期间,家长不要打扰孩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形成生理反射。每天这个时候,坐在桌前,他们就会静下心来,进入一种学习状态,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步:为孩子设定学习目标,重点关注“数量”而不是时间长度。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安排学习的时候,都会要求孩子学习一定的分数。如果孩子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家长就会再给孩子一些问题来填补学习时间。这种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试想一下,如果做完题之后,总会有其他的任务,孩子的时间就会被父母被动地安排。这有点像工作8个小时,完成这个工作后,你还得做那个工作。如果没有好的管理方法,就会形成拖延的工作作风。如果我们只给孩子设定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安排,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主动,就会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第四步: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休息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休息时最好让孩子离开课桌。
如果休息太久,除了喝水、上厕所、伸展身体之外,还有时间做另一件事,比如看电视。看了一段时间,你可能会陷入剧情中,忘记了学习。或者因为不能再看电视,对学习产生反感,“讨厌”学习。 第五步:给孩子鼓励的话。苏霍姆林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愿意努力学习,让他努力为父母带来欢乐,那么你就必须热爱、培养和发展他的劳动自豪感。”由于他们的学业成就而感到绝望和自卑。
练过瑜伽的人都知道,教练并不会强迫大家做一定程度的动作。你只需要尽力而为,因为这样你就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学习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不同,但每个人通过学习都会有所收获。
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孩子常常讨厌学习?正是因为别人的态度,也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佳,他受到了太多的歧视和批评。学习给他带来的只是痛苦、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为什么他还热爱学习?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不好,一定不要让他因为这件事失去太多东西——玩耍的时间、父母的肯定和爱、奖励等等,这样孩子就不会讨厌学习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认真学习。这不就是父母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