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拍摄夜景的7个技巧
相信很多摄影新手都喜欢拍摄夜景。但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只要掌握这些小技巧,就能轻松拍出高级夜景照片!
提示1:自带三脚架
拍摄夜景时,通常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因此相机必须保持稳定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为避免因震动而破坏照片效果,最好使用三脚架以减少震动。
提示2:降低感光度(ISO)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感光度可以在相同光圈值下带来更快的快门速度,以减少拍摄时的抖动问题,但也会造成照片出现噪点。尤其是在拍摄夜景时,长时间曝光会让暗部的噪点特别明显,所以如果环境允许,应该使用三脚架和较低的ISO值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技巧3:使用大光圈镜头取景
当我们将镜头安装到机身上时,镜头的光圈会自动开到最大。在黑暗环境下,更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使取景器上的画面更加清晰。例如,两名摄影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摄夜景。一个人使用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另一个人使用最大光圈为f/5.6的镜头。使用f/2.8光圈的拍摄者取景器中的画面会明显明亮一些,拍摄者也能够更容易看到清晰的细节。
秘诀4:使用小光圈拍摄
这似乎有点矛盾。刚才说应该用大光圈镜头,为什么现在又说应该用小光圈镜头呢?原因很简单。使用大光圈镜头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拍摄者在取景时看得更清楚。但拍摄时缩小光圈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小光圈可以使景深变大,这样景物就不会因为景深浅而影响而变得模糊;
如果晚上有灯光,用小光圈拍摄可以将灯光变成星星形状,使效果更加突出。
提示5:长时间曝光
拍摄夜景常用的技巧之一就是长曝光(快门值慢至10秒、30秒或几个小时),可以用来拍摄车轨、星轨、海浪等。它不仅可以平滑波浪或记录汽车红色尾灯的轨迹,还可以揭示一些通常肉眼看不见的光线。效果绝对令人着迷,所以一定要多尝试一下!
初学者拍摄夜景的7个技巧
提示6:设置白平衡 拍摄夜景时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在黑暗环境下,自动白平衡很容易变得不一致,导致照片出现色差。拍摄夜景时,可以使用“钨丝灯”模式的白平衡,但当然要根据当时的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另外,将照片保存为RAW格式可以让拍摄者事后根据需要调整白平衡,更加方便。
提示7:谨防曝光过度
如果在夜间使用自动曝光(即Auto/P/Av/Tv/S/A)模式,很容易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相机受到大范围黑暗环境的误导,导致照片曝光过度。因此,在拍摄夜景时,我们可以使用全手动模式或者使用B快门(快门保持打开状态,直到拍摄者告诉它关闭),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设置合适的快门和光圈。当然,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光圈-快门组合。如果需要经验的话,初学者可以多拍几张照片看看效果。如果想知道照片是否曝光过度,可以检查照片中的光点是否清晰。也就是说,在正常曝光下,比如最常见的灯光下,拍摄到的光斑看起来非常清晰、鲜明。相反,如果照片曝光过度,就会出现光点“模糊”、线条不清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