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佘山,山名,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分为东佘山和西佘山。海拔分别为100.8米和97米。它是上海的最高峰,是大上海的后花园。
佘山是上海著名的郊区风景区。现已建成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佘山圣母大教堂,道教朝圣地——东岳宫、朝真观。还有修道者塔、佘山地震基站、佘山月湖、佘山天文台。
佘山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西佘山花园
西佘山花园景区是云中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的景区。公园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山上古树参天,修竹遮日。山顶树荫深处一座气势非凡的赭红色建筑,就是著名的“远东第一大教堂”。毗邻的圆顶形建筑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山腰上的中山教堂、三圣亭、蜿蜒的十字架站和一千多年前的僧塔,给花园祭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南坡茶园是“上海龙井”的唯一产地,堪称茶中极品。
佘山圣母大教堂
佘山圣母大教堂是上海佘山的一座天主教堂,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教堂齐名。它也被称为远东圣母大教堂。该教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建造。1935年竣工,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主教朝圣地。
佘山圣母主教座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修建,1925年重修扩建,1935年竣工。主殿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从神庙基座到十字架尖顶的高度为38米,其中到拱顶的高度为17米,到硫磺玻璃瓦的高度为22米。大殿有1000个座位,可容纳约1500名信徒。
这座罗马过渡风格的教堂被称为“四无”,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非对称建筑的典范。色彩缤纷的玻璃器皿大小不一,有不同的神像。建筑造型南长北短,东宽西窄,内圆外尖,内石外砖。大殿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它的拱门和走廊是罗马风格,柱子是希腊风格,尖顶是哥特式,橄榄形钟楼是以色列风格,东端的小圆顶是西班牙风格,清水墙和水桶角地砖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硫磺玻璃砖具有中国皇家风格。大厅冬暖夏凉,采光极佳。立柱和支架之间的墙槽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清洁功能。 1942年9月12日,教皇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小圣殿。它是远东第一座被教皇封圣的寺庙。
上海天文博物馆
上海天文博物馆位于上海西南郊历史名山佘山之巅。它的前身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巴黎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地磁观测和预报。1900年,佘山新建了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买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个世纪与一代代中西方天文学家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当晚,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天文台设计制造了更为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台“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科学研究的前沿。
除了文物陈列馆外,上海天文博物馆还有“佘山顶”纪念石碑,佘山顶的基岩点,也是国际联合测量经度的基点。
东佘山花园
东蛇山花园海拔74米,山体面积800余亩。山势秀丽,树木茂盛,景色九峰冠绝。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尤以山中出产的竹笋而闻名,带有兰花的清香。清康熙皇帝南巡时游览此地,十分欣赏这里的竹笋,并在御书中题写了“兰花笋山”四字,并将这种竹笋命名为“兰花笋”。早在明代,山上就建有岁高园、白石山庄、梅公渔岛等十个景点。伟大的旅游家徐霞客三度到访佘山,他的万里之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回归自然,以竹为景,以竹为营,以竹为胜是公园的一大特色,营造出公园内安静、宁静的氛围。30多处修复和新建的历史遗迹和游乐景点完美地点缀在南北峰上。一年四季如春,花香鸟语。公园内设有森林鸟园,有50余种、近万只鸟类。东佘山花园已成为上海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办的“重阳登高节”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的特色娱乐节目,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天马山花园
天马山公园高98.2米,是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山体面积约1800亩。古时山上有多梵宫寺。每年阳春三月,松军村民都会来山上香。香火十分旺盛,故又称“烧香山”。半山有一座塔,名“光柱光塔”。始建于公元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坡度为6°51'52"。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超过1°,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斜塔。现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景点还有天马山佛灯、上清泉、古银杏树、东岳宫中峰寺、鲤鱼岩、上峰寺、宣圣塔、三大儒墓(元杨维桢、钱维善、陆居仁)、第四泉等于人间(卓月泉)、元智教寺、朝真道观、二路(陆机、陆云)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