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西岳五圣山华山的主要景点
华山,古称“西岳”,俗称“太华山”,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中华”中的“华”,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距省会西安以东120公里。南濒秦岭,北眺黄尾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险山”之称。华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有210多个著名景点,其中有架空的长栈道、三边空中的风筝、千尺楼、白池峡、老君沟等。从悬崖上雕刻出来的。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华山——五圣山西岳华山的主要景点
西岳庙
西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皇帝祭祀华山神的重要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这里是中国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少昊的地方。历代均有修葺和修建,尤以明清时期为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了现在六院重城式建筑的规模格局。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式皇家宫殿。风格古建筑花园社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形状与北京故宫相似。被誉为“陕西故宫”。因其是五圣山中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故有“五圣山第一寺”之称。
西岳庙的建筑相当宏伟。五峰塔建在高台上,高20多米。登上城楼远眺华山,五峰尽收眼底。正殿浩灵殿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位于宽阔的“凸”字形平台上。面阔7间,进深5间。周围回廊环绕,金碧辉煌。历代皇帝常居于此祭祀华山。。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亲笔题写的“金田昭端”、“闲云”等匾额。整个庭院树木茂盛,怪石嶙峋,充满了园林情趣。西岳庙内碑刻众多,有后周的《华山寺碑》、明代的《唐玄宗华山题记》、万历年间题写的《华山卧图》等。明代,头像附有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时期的名人曾对华山题诗作画。还有乾隆皇帝手书的《月莲灵枢》石额。西岳庙内碑刻众多,有后周的《华山寺碑》、明代的《唐玄宗华山题记》、万历年间题写的《华山卧图》等。明代,头像附有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时期的名人曾对华山题诗作画。还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月莲灵书”石额。
金锁馆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入口处的一座石牌坊,像一座塔。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要道。锁了通行证之后就没有办法了。杜甫的诗“天上有一扇门”就是指的。道家认为,花月是仙境,只有穿过通天门,才能进入仙境。因此民间有“过了金锁关,又上一层天”的说法。
关门城楼始建于唐代,明末道士胡振海进行了大力改建和修缮。康熙十八年,杨殷道士重修。民国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由韩法升道士重建,因天灾人祸,原建筑被毁,仅存残迹。1985年,人民政府闭门复办,结构和规模较以前有所改善。金锁关北连五云峰,南接华山主峰。东西两侧的沟壑深达数千丈。关前只有一条一米长的石板路。四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时常祥云缭绕,景色十分秀丽。关前北望锦鸡守玉石,西望老虎口景观。山口内外登山道两侧的铁绳上均设有情侣锁和安全锁。它们相互重叠,红绳彩线在风中摇曳。关前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苍龙岭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它位于台南吉库,五云峰脚下。因其外表呈淡黑色,地势如一条悬龙而得名。其崎岖的地形和数千英尺的沟壑让许多游客心生畏惧。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哭着写信求救的故事,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研究,而这里也留下了“沃伦·韩退”的传奇。“送书处”的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随着朝廷祭祀华山神的数量增多,大力修缮华山道路。苍龙岭有石阶250级。因此,民间流传着清代乾隆年间,陕西总督毕沅挖掘藏龙岭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当毕沅让泥瓦匠挖坎时,长安城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一条被毕大人凿死的活龙。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也不会出现杨震、杨戬这样的伟人了。民国时期,岭上石阶增至35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扩建、修缮苍龙岭险道,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多级。为防止旅游旺季岭上拥堵,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季在苍龙岭东侧的飞鱼岭开辟了登山步道,以保证游客的安全。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第一。栈道分为三段:
从南天门什坊至朝元洞西,在悬崖上凿出的路,长20米,宽约二尺,为上段。
折下来,悬崖间隙横过铁棍,形状像空中的悬梯。游人须手持绳子逐级而下,称为“架子下的鸡”,是中段。
然后向西转向进入下段。修路的人在悬崖上挖石洞,楔入石堆,并在石堆之间架起三根木椽子。游人至此须面壁腹靠,脚踩木椽横向移动。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路中最险的。古往今来,冒险探险家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名人,更有不少被记载下来。明朝“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载:“出南天门,向西走,就是栈道。栈道虽有铜柱铁索保护,但不够宽。””填满一尺。”我们走二十多尺,到了最后,它被折成一个井,大约三尺高,侧面变成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