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面积148324公顷,森林覆盖率93.3%。公园的宣传口号是“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
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主要景点
龙岩观光
龙岩山位于莫尔道加镇东侧,海拔1000米,东西长70余里。西坡有一块长200多米的龙形岩。龙头高耸,威严;龙身矫健。铁骨铜甲;龙尾陡峭,藏于山深处,故名龙岩山。
龙岩山天然森林茂密,樟子松、落叶松、白桦、白杨等兴安主要树种都有。杜鹃、刺莓、百合、柳兰等各种花卉、药草比比皆是。山前有供游客登山步道,山后有供车辆行驶的蜿蜒山路。登山的游客,无论步行还是乘车,漫步在绿色长廊中,都会感受到大兴安岭的野趣与新奇。
龙岩山风景秀丽。春天,寒雪初融,大子巷顶上的积雪绽放,如红霞云彩,映红山谷;秋天,树叶被霜染红,林海被风吹,云清气爽,山色绚丽。冬天,大雪纷飞,山林被纱棉包裹着,树枝上挂满了雾凇,晶莹剔透。最美的风景是在夏天,花木繁茂,鸟语花香,尤其是雨后。清晨登上山顶,在山下,可以看到美丽的森林城炊烟袅袅,宁静而舒适;山上,雾气朦胧。当晨光初现时,淡粉色的云彩在森林中升起。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东方的天空光芒四射,呈现出闪烁的佛光,一片祥瑞之气。
深切哀悼
龙岩山上有一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成吉思汗公园。大汉平摩已成为去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必去的景点。成吉思汗公园内,四周竖立着各种彩色狼牙军旗,随风飘扬。其中有一尊高18米、身着军装、跨马腾跃、拉弓射鹰的巨型雕像矗立其中。雕像旁边,蒙古风格的圆点让亭子显得雄伟,两侧排列着刀、矛、矛、叉等古代兵器。在“上马石”、“饮马坑”以及隐藏在树林中的鹿、鹿、熊等动物雕塑的映衬下,整个公园展现出一种吞山吐水的豪迈气概。 巨型雕塑的基座上刻有“大汗祭祀”文字,歌颂大汗的丰功伟绩。相传,成吉思汗回到魏国祭奠先祖。之后,他带着五百匹马到这里打猎,登上了龙岩山。他看到山清水秀,林中升起祥光,萦绕在山顶,久久不愿离开。突然,一只大鹰从云端冲落。大汉提缰策马,拉弓搭箭。琴弦响起,巨鹰飞向地面。早有统一蒙古野心的铁木真,射鹰显威,怒吼莫尔道嘎(蒙古语意思是上马出征),然后西征,旗帜猎猎,马飘飘然,征西辽,攻西夏,灭魏武,最终取得巨大成功。游人来到这里,无不驻足于伟人千马面前,观赏大汗的威严身姿,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激发奋进的激情。
红豆坡
“红豆坡”距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9公里。因山坡上长满越橘(兴安红豆)而得名。
红豆坡是大兴安岭林区典型的杜乡林类型,是纯中龄落叶清塘林,自上而下植被层次分明。景区内40至80年生的中龄落叶松天然林,茂密均匀,树干笔直,树冠葱茏,仿佛经过人工修剪。森林的地面上长满了红豆、棕色的茎、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和红色的果实。红豆株的顶端,长着茂密的桉树,散发着香水味。当游人走进红豆坡时,绿荫环绕,芳香四溢。摘一把红豆,酸酸甜甜;摘几片大戟叶用手揉搓,比喷酒、喷香水效果更好。
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中将南方红豆形容为“最相思之物”,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然而,在长城以北的大兴安岭山区,清松为盖、毛豆为伴、可食红豆的生态现象,作为南方红豆故事的延续,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有“北方红豆也怀念相思”的感人传说。
岩松径
距莫尔道加森林公园12公里,面积1900多公顷。因其罕见的大面积、高密度的松树,被科学生态专家称为“兴安奇观”。
燕松,即马尾松、五针松,是生长在大兴安岭山地岩石缝隙中的常绿灌木。枝条蜿蜒盘旋,长约10米,五针叶成束,雄蕊淡黄、紫红色球形,显示出雌雄同株的特征。人们经常在庭院或盆中种植松树作为观赏植物。沿着堰松林的小路爬山。山上细长的堰松枝叶翠绿,松香惊人。每当果实成熟时,摘一筐松子,炒或炒。它们会又脆又美味。
鹿道 距莫尔道加国家森林公园14公里,因狍子下山喝水时留下的一条小道而得名。鹿道上下各有一棵高大的樟子松,已有300多年的树龄。树干粗壮奇特,看上去就像森林里的一群小鸡。上下枝相互呼应。坡下的树上生长着形状像钱币的巨大圆形松包,被称为“金钱树”;坡上的树木先是被雷击枯萎,后又因雷击而复活,长得特别茂盛,所以被称为“金钱树”。《大寿松》。当地山民有在山峰前祭祀、摸摇钱树、祭祀长寿树的习俗,这样可以带来人丁兴旺、财源广进。游客可以重温山民的旧俗,祈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