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556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古风依旧。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盛赞凤凰古城“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新西兰著名诗人路易·艾黎亲切地称其为“中国最美丽的小镇”。
文化景点有沈从文故居及墓地、熊希龄故居、北门城楼、东门城楼、连接两塔的城墙、虹桥、万明塔、文昌阁等。古城目前有文化景点68处文物古建筑,古遗址116处,明清特色民居120多处,寺观楼阁30余处。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城内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200多条。自然景观有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南华山、“奇、险、美、险”的奇梁洞,以及东岭映辉、南华绿茵、奇峰亭秀、西樵夜月、龙潭凤凰八景。渔火.、番歌会涛、山寺晨钟、兰经樵歌,还有美丽的沱江和各种迷人的吊脚楼。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9月,凤凰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6月,凤凰古堡和沈从文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古城主要景点介绍
神峰文化风景区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凤凰古城南侧,总面积2354公顷。连绵的山峦中,有大小山峰45座,沟壑72条,山泉、山井21处,天坑、溶洞众多。相传一位南极仙人在此洒下神水,留下了繁茂繁盛的环境。当地百姓感谢上帝的恩典,称赞它为南华山。南华山林木幽深,翠绿万千。南社著名诗人田行流先生赋诗赞叹:“青山十万里,绿烟缭绕,南华主峰,松浪四合,不断来来”。走着走着,寺庙的钟声时不时地响起。”“历代凤凰古八胜景,都在南华山:东岭映辉、南华青山、奇峰秀、山寺晨钟、兰经樵歌。
凤凰神凤文化景区由凤凰六句阵、凤凰台、凤竹林海、游凤来衣、凤渊阁、引凤桥、百鸟朝凤、九九神阶、神凤殿等20多个景点组成、凤凰座、十八神图腾柱、凤凰纪事、醴泉台、武德门、凤凰故事、鸟园、放生台、乘风栈道、强强阁、凤龙廊、秋秋楼等等。
田家祠堂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鹰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它是由时任钦差大臣、贵州刺史、凤凰苗族田兴恕捐资修建的。民国初,湘西总督、国民党中将田应召(田兴恕之子)花费巨资,终于竣工。这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宗族祠堂建筑群。有山门、大殿、戏台等20余间,还有天井、天池、回廊,还有“五福”、“六顺”两座门。
祠堂门前有六级红砂岩扇形台阶。台阶前面,是一片宽阔的空地。大门有左、中、右三间。中门呈八字形。两侧的房间都是用青砖砌成的。里面有一对石象和一对石鼓,非常气派。祠堂正殿为抬梁式和斗拱式结构相结合。它有一个硬顶,高、深、宽各20米。柱子的基石都是石鼓。大殿前建有猫拱形山墙,青石台阶。其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庄严而威严。
田家祠堂的戏台是一座六角檐的古建筑,歇山顶,饰有如意斗拱。左右各有两个房间,是男女演员演出间隙休息的地方。
沈从文公墓
沈从文墓地位于沱江畔听涛山。它的前身是清朝时任云贵钦差大臣、提督、凤凰城苗族田兴恕为纪念母亲杜氏而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游览凤凰休闲、游览的场所。又名“杜牧园”。
北门古城楼
始建于明代。凤凰北侧俗称北门城楼,本名“碧晖”。古北门城楼建于明代。元明时期,凤凰为五寨总官的行政中心,并设有土城。明朝时期,将军沉干、沉从麻阳迁城,驻守于此。明万历三十五年(1556年),土城被改建为砖城,有四门,各有城楼。清朝先后在此设立凤凰堂、正安镇辰沅永靖兵备道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名为“碧惠门”,至今仍保留。古北门城楼采用当地红砂岩建造,工艺精湛,雕刻精细。城门呈半月拱形,有两扇铁门。一扇大门,上面铆着大圆头铁钉。城楼用青砖砌成,山顶重檐,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外侧有两层洞口,每层四层,可以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
陈斗南之家
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位于古城吴家垅一号,东门城楼与杨家祠堂之间。占地366.6平方米,由前、天井、中厅、后门组成,是一座四水桂堂回廊式庭院,四周火墙高深严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四合院。该宅邸是民国时期将军的宅邸。陈家曾出过两位国民革命军的主要将领。陈斗南将军(1886-1931)是贺龙1924年至1925年在湘西巡军时的同事,关系密切。192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革命受挫,来到湘西。陈渠珍任命陈斗南是为了支持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