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芙蓉园简介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南部曲江新区芙蓉路99号。芙蓉园建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北侧,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国内首个全面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花园。公园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金秋承担,园林设计由日本世界级大师秋田浩承担。
芙蓉园包括紫云楼、仕女亭、御宴宫、芳林花园、凤鸣九天剧场、杏园、陆羽茶馆、唐市、曲江柳荫等众多景点。公园拥有世界最大的户外香薰工程、全国最大的唐代皇家建筑复制品、每晚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秀。这里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的集合,也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每当夜幕降临,芙蓉园内华灯初上,灯火四溢,亭台楼阁,金碧辉煌,仿佛梦回了大唐的灿烂辉煌。
园区部分景点介绍
唐诗峡:唐诗峡是一处全长120米,以表现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人文景观。唐诗精选由著名书法家题写,刻于石峡崖壁上。相关唐榜书、中国印章、瓦纹等文化形式也与石峡山完美融合。这是一个充满独特景观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共有人物雕塑19尊。以唐诗内容和著名诗人的活动典故为基础,组成12组故事场景。游客沿着这里的道路行走,每次抬头仰望悬崖,都能读到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欣赏到精美的书法艺术。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盛唐时期的优雅文人。
凤鸣九天戏楼:凤鸣九天戏楼位于紫云楼南侧,面向南门,是一座体现盛唐风韵的现代皇家戏楼。该剧院的主要剧目是由中国最优秀的编舞家编排的音乐剧《梦回大唐》。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和全新视听效果,表现盛唐雄伟、磅礴的风貌。
历史背景:唐代时戏曲盛行。唐玄宗酷爱戏剧,亲自在宫廷歌剧花园任教。当他感兴趣的时候,他甚至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上台。当时长安城的戏楼规模很大,可以同时举办多种演出,容纳大量观众。据说,当时的小戏院可以“坐宾客千官,上演百剧”。
诗魂:诗魂雕塑群位于唐代芙蓉园东南角的茱萸台上。共有25尊雕像,最高的站立雕像高9米。人物中有代表浪漫主义巅峰的李白、现实主义者杜甫、田园山水诗人王维、贴近百姓生活的白居易等。通过诗人活动、诗人形象、诗人诗歌内容的情境展示,让参观者在欣赏雕塑艺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无与伦比的风采和唐诗的内在精髓。
紫云楼:是唐代芙蓉园的标志性建筑。高39米,再现了皇室的威严、奢华、富丽堂皇。历史悠久的紫云楼相传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次曲江会议期间,唐明皇都会参观这座塔。在尽情歌舞、宴请大臣的同时,他常常倚在栏杆上,观看公园外千人游览曲江的盛况。与人同乐;而公园外的人们却兴奋不已,渴望一睹龙的容颜。根据史料重建的紫云楼位于现在公园的中心位置,是公园内最重要的唐式建筑群之一。
陆羽茶馆:以唐代“茶圣”陆羽命名的茶馆,是一座仿唐园林庭院风格的建筑群。建筑均布置在露天的水院内,水引入院内,通过曲廊、画桥相连。运用园林艺术的借置手法,营造出浓绿浓荫、微风徐徐、水色宜人的意境。。陆羽茶馆是以彰显唐茶文化为主题,集皇家茶艺、文人茶艺、世俗茶艺等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鉴赏、经营场所。
山茱萸台:位于唐代芙蓉园东南的山丘上。这是花园里的制高点。登上山茱萸台,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山茱萸台的概念取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处放山茱萸,缺一个人”,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和对风景的热爱。
美女雕塑群:位于唐代芙蓉园芙蓉池北岸,共有人物21尊。取杜甫名文《丽人行》“三月三日新气象,长安水边美女多”的诗意,结合唐代仕女出游的民俗风情,上巳春游,塑造了各阶层名媛形象。这21个人物自由地排列在水边、草坪、花丛、树林中。分为“精彩踏青图”、“踏春踏青图”、“歌舞图”、“衣着戏水图”四个部分,充分表现了唐代的风采。一幅美丽、自信、从容、开放的现代女性景象。
唐芙蓉园简介
芙蓉园的历史渊源
曲江文化源远流长,兴起于秦汉,盛于隋唐。
秦朝时期,秦朝利用曲江地区优美的自然风貌,在这里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园宜春园和乐游园,使曲江成为上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曲江进入繁荣时期。曲江从秦朝到隋唐,延续了1300年。是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的杰作。被定为皇家园林,有芙蓉园、紫云楼、杏园、寒武泉、青龙寺、大雁塔、大慈恩寺等众多景观。
当时,芙蓉园辟为皇家禁园——芙蓉园(又称芙蓉园),并修建了紫云楼、彩霞阁等重要建筑。为了潜入曲江芙蓉园游玩,唐玄宗特地沿城墙修建了一道从皇宫到芙蓉园的围墙。每次曲江有聚会,唐明皇都会带着宠妃们到芙蓉园的紫云楼与众人同乐。在唐长安城,数千人聚集在曲江举行宴会。可见唐朝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