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液晶电视必须避开的四个陷阱
年末历来是商家“抢钱”的时节。这时,走进各大家电卖场,映入眼帘的是各品牌液晶电视的促销DM和导购员的热情推荐。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尺寸、对比度、响应时间等一堆概念成为了品牌之间PK的主题。尽管消费者在进店前就已经做好了功课,了解了这些术语和数字的含义,但这仍然不能让人有信心采取行动。。某家电卖场彩电负责人介绍,部分产品在表示某些电视指标等级的数字上“缩水”或混乱,如标称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概念不符等。已经变了。因此,在购买时,不能轻信商家宣传的口号和迷信的数字。购买过程中要警惕一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购买液晶电视必须避开的四个陷阱
可视角度大意味着看电视的范围更广,可视角度越大越好。如今主流产品几乎都能达到170度,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一些商家为了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往往将可视角度标注得更高。购买时要注意,不要只看标签,要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觉。
陷阱1虚拟标记视角
可视角度大意味着看电视的范围更广,可视角度越大越好。如今主流产品几乎都能达到170度,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一些商家为了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往往将可视角度标注得更高。购买时要注意,不要只看标签,要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觉。
陷阱2分辨率“浇水”
消费者看电视的画质要求基本是画面清晰、色彩丰富。因此,屏幕的分辨率是选购时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液晶电视的分辨率主要有800×600、1024×768、1280×768、1366×768、1920×1080等。据专家介绍,目前的液晶电视至少必须是1024×768的产品才能满足高清视频的最低要求。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被高分辨率标语所迷惑,要清楚询问标签的含义。
陷阱3夸大尺寸
电视的屏幕尺寸是指屏幕对角线的长度,通常以英寸为单位。液晶电视尺寸从15英寸到40英寸以上,有几十种类型可供选择。有的同一品牌的电视只相差一两英寸,肉眼很难区分,但价格却往往相差数千元,所以很多商家都在这点上做文章。液晶电视屏幕的尺寸是严格的产品手册中标注的尺寸,因为液晶屏幕没有边框覆盖。市场上销售的一些产品尺寸不准确,主要是比标注的标准尺寸小1英寸左右。导购经常用产品型号向消费者说明产品尺寸,但专家提醒,由于上游面板供应尺寸不同,同一型号产品也可能使用不同批次的面板,也可能使用非标面板。面板,导致尺寸差异。因此,购买时不能只看说明书。你不妨实际用卷尺测量一下,然后按照1英寸=2.54厘米换算。屏幕尺寸有问题的液晶电视最好不要购买。
陷阱4误报响应时间
一般来说,响应速度越快,“拖尾”现象越不明显。专家表示,根据目前的产品情况,彻底去除尾料并不现实。液晶电视响应时间小于16ms,可以满足视觉要求。目前,部分液晶电视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8毫秒。但有些厂家将“全过程16毫秒”标注为“单向8毫秒”,或者去掉单向过程,直接写成8毫秒,迷惑消费者。
所以消费者不能简单地相信广告。另外,店内现场播放的电影以温柔片为主,效果明显优于动作片。因此,消费者不仅需要现场观看、比较,最好还带一张具有快速移动画面的DVD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