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栽培技术
芦荟可以观赏,还可以调节和改善环境条件,特别是室内盆栽芦荟。新鲜的叶子可以随时采摘给家人食用或药用。室内种植芦荟的技术如下:
1。盆土的准备
种植芦荟的培养土必须具有一定的蓄水保水能力,以及良好的保肥性和一定的透气性。
常用的培养土可按一定比例配制松针土、腐殖质、发酵有机肥(如羊粪等)。例如,松针土、腐殖质、发酵有机肥的比例为2:2:1;-一般盆栽土的pH值为7,属中性土。另外,盆土需进行消毒、灭菌。
2。盆土消毒及盆的选择
配制好的盆土可用40%福尔马林溶液每立方米400毫升喷入盆土中,然后用薄膜密封2-3天。打开后,等待药物挥发后再使用。。
根据个人喜好和审美观选择合适的花盆。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的泥盆,这样有利于芦荟的生长。
3。换盆和换盆
盆栽:指将栽培好的芦荟苗栽入花盆中。放盆前,在盆底垫一块碎瓦,压在盆底的透水孔上,这样可以保持排水,不漏盆土。
上盆时,先将芦荟苗直立置于盆中央,尽量拉伸上部根系,填土盖住根部,然后轻轻向上提苗,稍压紧,这样根系上下左右并与盆接触。土壤要与盆土紧密接触,盆土要压实。添加培养土,直至距盆边缘2至3厘米。尝试尽可能地拉直幼苗。最后将水慢慢倒入盆中,放在半阴处。
芦荟一般1-2年需要换盆一次。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换盆为宜。建议换成适合生长的大花盆。
4。盆栽芦荟的管理
4.1浇水:芦荟的耐旱性较强,但长期不浇水会抑制生长,使叶片干枯无汁,降低其使用价值。浇水过多会导致根部腐烂甚至死亡。因此,浇水要合理。
春秋两季浇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一般在一周左右时间。夏季应每隔2-3天浇一次水。冬季要少浇水,一般两周一次。
浇水时应考虑气候因素。如果环境空气湿度高,蒸发强度低,则少浇水。如果空气干燥、气温较高,要及时浇水,防止盆土和叶子过快失水。 4.2施肥:为保持芦荟产品纯正天然,增加药用成分含量,在配制好的营养土中添加有机肥,生长过程中必须分阶段追肥。有机肥料的种类有很多。最好用豆子。将豆子加工好,装入瓶中用水浸泡,密封严实,发酵后即可使用。比例为15:1。浇水后第一天应进行追肥,以给予其更多的养分。
4.3越冬:由于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芦荟必须移入室内越冬。为了让芦荟尽可能多地见到阳光,可将盆栽放在朝南的阳台上,以增加阳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