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无忧网

西湖十景简介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它们基本分布在西湖周围,有的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各有千秋,组合在一起才能代表西湖古景的精髓。所以无论是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议论纷纷,不如先去参观一下。

  1.苏笛春晓

  位于西湖西部水域,距湖西岸约500米,面积约9.66公顷。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著名学者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修筑了南北向的长堤。堤上建有桥梁6座,从南到北依次命名为英波桥、索兰桥、望山桥、雅迪桥、东浦桥、跨洪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这条堤坝命名为“苏堤”。苏堤是连接南北岸的唯一跨湖通道,横贯整个西湖。因此,苏堤的视野范围最全,是欣赏整个湖景的最佳地点。驻足雅堤桥南御碑亭,湖光山色如画尽收眼底。

  苏堤自北宋修建以来,一直保持着堤岸两侧交替种植的桃树、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天的黎明,是欣赏“苏堤春晓”的最佳时机。此时,雾气缭绕,垂柳初绿,桃花盛开,充分展现了西湖迷人柔美的气质。

  2。曲院风和

  位于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22米处,面积约0.06公顷。以夏日赏荷为主题,视觉上呈现出“连天连绿叶,荷花映日红”的特色。

  曲园原是南宋时期(1127-1279)洪春桥的一个酿造官酒的作坊。金沙溪的水被用来酿造官酒。由于这里荷花较多,夏季荷花盛开,香风习习时,荷花酒香四处弥漫,营造出“暖风使游人醉”的意境。

  3。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白堤西端南侧的湖滨地区,是从湖北岸欣赏西湖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主题是秋夜月明时赏湖月光。

  “平湖秋月”景观完整地保留了清朝(17-18世纪)皇室指定的“平湖秋月”十景时“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庭院布局。西湖。

  4。断桥残雪

  位于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地区,面积约2.61公顷。尤其是冬天,可以欣赏到西湖的雪景。当雪后西湖放晴,日出映照日出,断桥向阳半边的积雪融化,露出桥面一道褐色的印记,仿佛长长的白色链条在这里被打断,形成呈现出“断桥雪”的景色。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视野开阔,是充分欣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由于中国民间著名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角白蛇与许仙在此相遇,断桥成为最著名的具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桥梁。由于白堤一直保持着堤岸两侧桃树、柳树的植被特色,春天桃红柳绿,游客众多。

  5。花岗观鱼

  位于苏堤英波桥西北197米处,小南湖与西丽湖之间,面积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春天,落花盛开,呈现出“花有鱼身、鱼吸花”的美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该水域毗邻花港,山庄内挖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有御碑、御碑亭、鱼池、假山等遗址。

  6。闻柳间莺声

  位于西湖东岸,钱王庙前水池以北约50米处,为湖滨区,面积约0.54公顷,以观柳林为主题湖边的风景。

  “柳浪闻莺”所在地原为南宋(12-13世纪)皇家园林“聚景园”。因园内柳树繁茂,风起浪动,莺歌曼妙,故名“柳波闻莺”。如今,“柳浪戴莺”仍保留着传统的柳林特色。边走边听,柳丝拂面,黄莺歌唱,一派热闹景象。

  7。三池映月

  位于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面积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此景观以水中三塔和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元素,观赏主题是月夜观赏岛上的月亮、宝塔、湖泊相互倒影,引发禅思和见解。

  小瀛洲岛是明万历年间(16世纪)疏浚湖泊而成。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图案。是江南水乡园林的经典之作。全岛亭台楼阁和传统花木点缀,形成绚丽多姿的景象,与岛内外的水光天色相映成趣,象征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8。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山中的南北两座山峰和西湖西北角红春桥旁的观景点组成。其主题是观赏西湖周围群山的云雾缭绕的景观。

  唐宋时期西湖南北峰各有一座塔。春秋晴日远眺两峰,可见两塔相对而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缭绕时,塔顶就隐隐约约出现在云雾之中,犹如空中的佛教王国。

Tags: 西湖十景

发布: admin 分类: 杂谈 评论: 0 浏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