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旅行避雷时应注意的11个常识
雷暴通常首先以小积云开始,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期,进入成熟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剧烈、恶劣且变化迅速的气体。下面,SpringLife.com整理了11个在野外避雷时应注意的常识提示。
野外旅行避雷时应注意的11个常识
户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积雨云开始积聚并变暗时,可能会发生雷暴。
2。雷暴通常持续很短的时间。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呆在有遮蔽的地方。闪电的危险在于它可以穿透物体和人,引起火灾,并产生雷声,可以震碎人的耳膜。
所以,你应该记住:
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防雷设施。闪电时你可以躲在车里。
2。最好的保护地点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木下的森林空地。
3。如果你在露天,你应该蹲在距离一棵孤立的树高度两倍的地方。
4。当你感觉到带电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抖时,你很可能触电了。你应该立即倒地以保护自己。
5。如果您躲在孤立的突出物附近,突出物的顶部应至少比您的头部高15-20米。
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时,避免暴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开阔的地形。
7。避免地面裂缝、地衣和悬挂的岩石。
8。作为最后的手段,你可以坐在散落的石头之间。
9。在危险的地方用绳子把自己绑起来。 10。如果进入山洞避雷,应与所有垂直岩壁保持3米的距离,以免岩壁导电伤人。山洪发生时,降雨速度过快,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土石难以阻止雨水排出,会加剧山洪威胁。因此,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请避开河床以下最有可能积水的长沟渠或平坦地带。离开洪水易发地区,放弃装备,必要时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并小心不要试图步行穿过齐膝深的溪流。天气条件会升高或降低体温,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往往会导致人同时散失热量,浸湿的衣服保温值会下降90%。因此,在寒冷中生存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保持身体活动而不出汗。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人们会出现疲劳、头痛、食欲不振、失眠、严重脱水、全身无力、热痉挛等症状,人们应注意避免在此类气候条件下进行户外活动。
11。在野外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手机。上次有台湾游客在剑口玩手机时被雷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