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景点介绍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与湖州市接壤,北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接壤。是两省三市的交界处。乌镇原以浉河为界,分为两个镇:武清镇。乌镇位于江西,属湖州府乌城县;清镇位于河东,属嘉兴地区桐乡县。解放后,泗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统称乌镇。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18个行政村。
乌镇景点介绍
最佳旅行时间
乌镇最佳旅游时间:乌镇的气候与嘉兴、西塘相差不大。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夏季避免中午前往乌镇,因为没有遮挡阳光直射的地方。
景区特色
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完整地保存了清末民国原有水乡的风貌和格局。陈云和的诗《乌镇剪影》赞叹“一个几乎没有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世界,一页充满着浓重古老色彩的历史页”。河流形成街道,街桥相连,房屋沿河而建,水乡融为一体。组织了水榭、桥梁、石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的“和为美”。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美,呈现出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总体布局上,河网与乌镇主干道重叠,桥成路,船行流水,形成路水并重的形态。该水网系统连接了京杭运河、太湖以及乌镇的池塘、水井,很好地解决了农耕、饮用、排水、观赏、交通等用水问题。在乌镇的布局上,由于历史上横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城、贵安、崇德、桐乡、修水、吴江、震泽),加上随着吴越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其理念明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导致各种类型的民居多轴清晰,层次秩序明显。
小桥流水,江南水乡古镇少不了桥。西门有通济桥、仁济桥等桥梁30余座;中城及东门有迎嘉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丰源双桥;南门复兴桥、福兰桥;北栅有提云桥、李济桥。这些桥始建于南宋,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修建或重修的。有的桥上还刻有桥联。
景点
东栅区,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一期占地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景区全长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畔水榭、廊棚等组成。项目建成后,东栅景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拥有十余个景点。 西栅风景区,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京杭大运河,有高速公路直达江苏、苏州、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以旅游为主题的东栅不同,西栅的打造主要以商务出行、休闲度假为主。西栅风景区面积3.4平方公里,河流纵横交错9000多米。您需要乘坐渡轮才能进出。有古桥72座。河流密度、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25万栋精美的明清建筑。平方米,景区东西延伸的西栅老街长度为1.8公里,河两岸的水榭绵延1.8公里多。景区北区是一片5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江南百床博物馆,江南百床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门收藏、展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位于乌镇东街210号,又名赵家堂,面积约1200平方米。馆内藏有明、清及近现代精美的江南古床数十张。博物馆第一展厅展出的有:明代马蹄足大笔筒架床等,采用木架结构,强调家具造型的线性形象;第二展厅有清代、八步千工床等木床。材质为黄杨木,长217厘米,深366厘米,高292厘米。前后各有三叠。这张床花了三年时间雕刻而成,动用了千余名工人,因而得名。
江浙分署,江浙分署,明代称浙江直属分署。是乌镇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府机构。他的职责包括巡盐、抓盗贼,还处理地方诉讼。他俗称二府。从明嘉靖年间设立到民国初撤销,历经数次革命、复辟、数次易址,历时370余年。
江南民俗博物馆展示了清末至民国乌镇的寿庆礼仪、婚育习俗、时节节日等民俗风情。蜡像创造了婚礼和葬礼的戏剧。服饰风情馆通过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了百多年前江南民间的服饰习俗。节俗馆讲述了乌镇人在一年中不同节气的不同生活习俗,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秋称人等。夏季,端午吃粽子、水龙节、晒虫、中原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爬山、冬至祭祖等,展现江南水乡风情。婚俗馆以结婚礼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人、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礼的热闹场面。长寿堂以为老人庆生为主题,通过堂内的吉祥场景和字画、寿旗、长寿桃、长寿面等独特的生日用品。
江南木雕展览馆,原为东栅徐氏府邸,又名百花堂,以精美的木雕而闻名。正房的侧室里陈列着丰富精美的中国古代木雕。木雕馆内的木雕材质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庆生”等民间传说,有“钓鱼”、“斗蟋蟀”、“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鼓》等,还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案描绘了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