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时又称崂山、崂山、鳌山等。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主峰名“巨峰”,又名“老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最高峰,被誉为“海上第一山”。当地有句老话:“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山”。
崂山最高峰名巨峰,又名老顶。位于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崂山的主峰。
崂山十二景介绍
崂山十二景介绍
巨峰
巨峰是崂山主峰,俗称“老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32.7米。“云海奇观”、“旭日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风景中的三大奇观。尤其是“徐照仙境”,景色秀丽,气势磅礴,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首,被称为“巨峰徐照”。清朝乾隆年间,即墨县令尤淑孝有诗赞道:“着衣直上最高峰,如芙蓉发际,洞房中唯有仙人宿营,外边无人打扰,天边碧海若隐若现。”
明霞洞
从太清宫向北步行约3公里即可到达明霞洞。此地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一,人称“明霞三奇”。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道:“辛劳不登阶,松树升晚波,雾气高照地峻,海色高如天。
微传
巍竹寺位于北九水村东北凤凰山麓,海拔550米。被称为崂山十二景中的“微珠明泉”。清代胶州学者王大来有诗赞道:“玄都近最高峰,石阶追樵迹。脚下泉声响三十里,棒旁山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仙宫松树遍地,更欣慰道士如我邀。看到成千上万的绿色芙蓉花。”
白云洞
白云洞是崂山著名的道观之一。因经常升起的白云而得名。洞后有一棵古松。它古老的树干扭曲,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出。其形似一条腾空飞龙,故名“云东盘松”。
潮音瀑布
潮音瀑布原名鱼鳞瀑布或玉鳞瀑布。1931年因听起来如潮水汹涌而更名。潮音瀑布在北九水的尽头,四周悬崖峭壁。东南高墙裂开如门,瀑布从那里倾泻而下。山谷轰鸣,声音犹如汹涌的潮水。清代山东福军特鲁姆普有诗赞道:“何处绝壁雷霆万丈,峰峦静,石门开。雪舞天,泉水落,银装素裹。”花落迎面,碧水清潭,青松白石在,樵歌天归。” 棋盘石
明道观南边这座奇特的孤峰之巅,有一块巨石,长15米,大部分向西突出。它悬在悬崖底部的半空中。看起来像是跳水比赛用的平台。从远处看去。就像生长在云层高处的灵芝。这就是崂山著名的象形石之一——棋盘石。
这块高悬在空中的巨石高3米,宽8米,长15米。其石面平坦,可容纳数十人。其上刻有双线勾勒的“十”字。传说这是南极仙人,北极仙人下棋时留下的棋盘被命名为“棋盘石”。那么石材表面的“十”字有什么用呢?相传是道教礼拜修行的方位图。此景观就是“崂山十二名胜”之一——“棋盘仙局”。
花楼凤
花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花楼峰是一座方形石峰,矗立在山顶东侧。它高30多米。它由层层岩石组成,犹如叠石高楼高耸入云,故名“花楼”。由于岩石突出,看起来就像一块中国手表。名“华表峰”,又名崂山十二景中的“华楼叠石”。清代平度学者白永修有诗赞道:“青芙蓉高耸天,天名山第一峰。雾气蒸金水,海云气”。秋飞满石门。”
狮子峰
狮子峰位于太平宫东北部。几块巨大的岩石叠在一起。从侧面看它们像山脊,从垂直方向看像山峰。它们形似雄狮,横卧在茫茫云雾之中。海风吹来,白云犹如游龙,雍容华贵。洪,在阳光的照耀下,景色非常绚丽。但狮子峰最壮丽的景色还是“狮子峰看日”。人们可以在黎明雾初之前到狮子峰观看日出,享受“狮峰恒云”的乐趣。因此,将其列入崂山十二山之列。场景。明代即墨学者黄宗臣有诗云:“岩上开瓶有浊醴,东边海天明月高。当我到秋山寺时,夜,一半是风声,一半是海浪声。”
达纳拉延洞穴
从华严寺沿山涧向西,就到了那拉衍那石窟。这个天然石洞宽7米,高10余米,深10米,壁面削切,顶部有圆洞,形似一座火山。喷口是一个圆孔,天光可以从其中透过。据僧人介绍,那罗延佛是在洞中修行得道的。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溶洞在中国是罕见的。在崂山十二景中,被称为“那罗佛洞”。清代即墨学者黄玉虎有诗赞道:“荒山留佛骨,卓熙何时至?有那罗岩洞,东来知意。”
八仙墩 海桥仙墩指的是崂山头南面的八仙墩。老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它是由海蚀洞组成的独特自然景观。崂山南面,由于长年海浪的冲击,悬崖峭壁如建筑物般崩塌。悬崖下的海里有十几座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中,八仙渡海时在此休息,故名八仙沙。这里风大,海浪汹涌,惊险无比。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被誉为崂山十二景中的“海桥仙墩”。明代高僧寒山有诗赞道:“何年乱挖,神通在此发,威吞海,潮压山。今洞何在,仙人不得来,应浪借,身世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