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的11条小常识
秋季养生11条小常识
1.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秋季宜早睡(22:00前)早起(6:00-7:00),午休不超过30分钟,顺应“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避免过度耗散阳气,提升免疫力13。
秋季宜早睡(22:00前)早起(6:00-7:00),午休不超过30分钟,顺应“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避免过度耗散阳气,提升免疫力13。
推荐食材:多食用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润燥食物,缓解口干、皮肤干燥等问题23。
规律作息
遵循“早睡早起”原则,建议21:00-22:00入睡,天亮后起床(约6:00-7:00),顺应秋季阳气收敛规律,促进身体修复13。
穿戴防护:外出时重点保护头部(帽子)、颈部(围巾)及足部(加绒鞋袜),避免寒气侵袭引发心脑血管问题12。
早睡晚起
冬季宜遵循“早睡晚起”原则,建议22:00前入睡,待日出后起床(约7:00后),顺应阳气潜藏规律,促进身体修复67。
早睡晚起
冬季遵循“闭藏”原则,建议晚上21:00-23:00入睡,早晨待日出后起床,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16。老年人可适当延长午休,但不超过30分钟6。
重点部位防寒保暖
头部、颈部、肩背、腹部和足部需重点防护,外出佩戴保暖帽、围巾,穿加绒鞋袜,避免冷风直吹引发心脑血管疾病12。
散步
散步是冬季最易行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建议选择平坦防滑路面,每次30分钟,午后阳光充足时进行16。
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
避免或限制豆类、红薯、洋葱、土豆、卷心菜等高产气食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