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学以致用——如何合理安排旅行摄影
近年来,摄影旅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潮流和生活方式,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成为各摄影名人的话题焦点。事实上,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争论的。毕竟,大多数人带着相机旅行,拍照是为了自己的娱乐。我们不能总是用专业摄影师严谨的眼光来看待每个人。三月春风徐来,杏花桃花盛开,旅游旺季即将到来。所以很多摄影师对于旅行摄影有更多的疑问。今年我还打算再去林芝拍照。顺便说一下我在旅行摄影方面的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初学者学以致用——如何合理安排旅行摄影
1。我应该携带什么样的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发前,你需要知道这次旅行可能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或文化场景,以及你想带什么镜头。我个人的政策是尽可能少带,而不是太多。如果出去七八天,甚至十天,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保证拍好电影的基础。如果你被沉重的设备累坏了,连拍电影都没有心情,你就无法专心去发现。美丽的心情。
先说说镜头:
如果你去西藏或者新疆,那些天地广阔、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是需要带广角镜头的,广角端看个人喜好。喜欢超广视角的可以考虑18cm以上的镜头。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越是空旷的地方,可以使用的环境就越是有限。尤其是在草原、雪山这样的地方,即使是35焦段也能拍出非常宏大的场景。关键在于用户如何构图。所以从训练构图的角度来说,我去西藏用的最多的广角镜才35。我有一个20多岁的人也带着它,但使用频率从来不超过每天3张照片。你不能总是认为它不够广泛。有时,您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哪些区域应该被排除。摄影图像应该将混乱的世界重新整理得井然有序,而不是囊括一切。
至于50和85焦段,我个人认为一个就够了,看个人喜好了。如果喜欢素描,85似乎更适合,而50焦段可以进一步拍特写。退一步来说,它也适用于小角度风景,更加灵活。如果你去云南、尼泊尔等人文景观较多的地方,那么35、50、85这样的焦段是不错的选择。许多摄影师喜欢携带70-200这样的长枪来进行冲刺。虽然很尴尬,但他们找到了摄影的感觉。但实际上在人文摄影中,它远不如35、50、85,它们体积更小,便于携带,并且可以隐藏而不引起拍摄对象的警觉。对于人文摄影,我最喜欢的焦段始终是50,如果用得仔细,可以在与拍摄对象愉快交谈的同时完成盲拍。这是自然的、愉快的、不尴尬的。像70-200这样的镜头,如果你背着一阵风走过,还没抬起来,人们要么警惕,要么厌恶。有时收益大于损失。
当然70-200这样的焦段还是有需要的。我和人更喜欢用它来拍摄远景而不是人物。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个人喜好,我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其次说说辅助设备及因素:
如果你主要以人文摄影为主,即在旅行时拍摄人或物的照片,则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您甚至可以用一台机器和一个地点环游世界。但对于那些喜欢拍摄风景摄影的人来说。相机和镜头只是基本装备。如果不熟练使用ND镜、GND镜以及相关方法,就很难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换句话说,对于风景摄影来说,镜头和相机只是开始,可能只占你设备投资的50%。剩下的投资是购买好的三脚架、各种滤镜和其他辅助设备。这里我们主要推荐ND镜(减光镜)和GND(渐变镜)。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决定购买哪个品牌。只能说这是风光摄影不可或缺的工具;当然,学习使用这些滤镜需要每天的练习和学习,一定要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否则买很多装备只会增加重量,但还是拍不出照片。。许多摄影师喜欢带一堆设备以获得良好的专业感觉。事实上,没有必要。最好的感觉就是每次旅行都能带着赏心悦目的照片回来。
说完硬件,我们来说说时间问题。无论风光摄影还是人文作品,灯光都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这里所说的光不一定是指像初升的太阳那样的阳光。您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线适合什么风格的照片。这些都是您出行前需要了解的事项。了解最近当地天气如何,是雨季还是旱季,日照时间是多少。然后你就可以合理规划你的行程,比如拍人物时什么时候去哪里,拍风景时应该什么时间起床拍日出和日落,这些都是摄影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