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出好的夜景,首先要保证画面清晰。模糊的照片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为好照片。由于夜间的光线比白天弱很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光线通过CCD以达到正确的曝光。如果此时使用P模式(自动模式),相机会将快门速度降低到很低的速度。通常低于1/10秒。在这些条件下几乎不可能稳定手持拍摄。三脚架已经成为拍摄夜景的必备工具。通过安装角度框,我们可以随意安排曝光时间,创作出充满个性的画面。
如何更好地拍摄夜景
工具/材料
任何数码相机都可以拍摄夜景,但最好有手动对焦、曝光补偿调整、手动快门光圈设置等手动设置功能,这样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拍摄。如果相机有遮光罩就更好了。晚上,由于周围有各种灯光,使用遮光罩可以避免其他灯光的干扰。稳定的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夜景摄影大部分时间都需要长时间曝光,手持摄影基本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准备一根快门线,这样可以减少相机抖动。如果没有,您还可以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来选择曝光组合。从技术角度来看,合适的曝光组合是照片成功的基础。这对于夜景摄影尤其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A挡(光圈优先)或M挡(手动模式)进行夜景拍摄。将f值设置为最大,然后调整快门值。至于曝光时间应该多长,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同样的景色,如果有人认为越亮越好,那么曝光时间就可以长一些;如果他们认为深色更好,那么曝光时间可以相对较短。最好的方法是用多种曝光组合进行拍摄,然后再进行选择。
1。三脚架应尽可能高且坚固,最好重一些,因为这样的三脚架可以保证拍摄时不会晃动。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伟峰制造的高约1.4米的塑料腿架就足够了。当然,别指望这样的三脚架能陪你翻山越岭。
如果没有携带三脚架,没办法的话也可以通过提高ISO感光度值来提高快门速度。但一般来说ISO值不能调得太高。过高的感光度值会给画面增加很多噪点,使画面变得粗糙。ISO为200时,画面基本还好,ISO为400时,RESIZE后基本可以接受。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要使用高于400的ISO,因为充满屏幕的噪点比曝光不足更难以在PS中进行后期调整。:数码相机中有句话叫“曝光不足比曝光过度好”,意思是稍微曝光不足比曝光过度要好。因为如果我们使用快门优先,我们就可以自由控制快门速度。拍摄夜景时,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在稳定的手持速度(小编个人为1/20S),但此时曝光不足是不可避免的。但曝光不足在PS中更容易调整。而如果曝光过度,高光全白,那就没人能救了。记住,记住!
2。准确的曝光。抛开为了表达特殊意境而创造的特效,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和平均测光基本上就可以获得正确的曝光。如果这样还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我们还可以通过快门优先模式或全手动(M档)来控制快门速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光圈和2-4秒之间的快门速度,可以获得“车流”、“水纹”等特殊效果。
同时请注意,曝光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画面中的噪点,尤其是在没有降噪功能的机器上。这对我来说很奇怪。我的PRO90IS的曝光时间是8秒,但是我的没有降噪功能的Oji2100的曝光时间是16秒!小编看过8秒长曝光的电影,但还是夜景吗?到处都是“满天繁星”。
3。一般情况下,拍摄夜景时不需要使用闪光灯。由于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有限,无法照亮你想要拍摄的全景。但如果是拍摄夜景人像,则需要打开闪光灯并选择慢同步模式,以确保人物和背景都得到充分的曝光。另外,为了让拍摄到的景物更加清晰,我们通常会使用最小光圈进行拍摄。对于某些相机,这还可以为光线提供额外的星爆效果。注:由于相机的差异,产生的星芒的强度和形状有所不同。有些相机很难产生美丽的星芒。
这些只是拍摄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对于具有全手动功能的相机,通过不同的曝光时间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注释
1。防止相机抖动
拍摄夜景照片时,应将相机拧到三脚架上或放置在稳定牢固的地方。调节光圈、按下快门或观察风景时,请勿触摸相机机身。在执行多次曝光时尤其如此。否则胶片上会出现重影,导致拍摄失败。
2。光圈的使用
拍摄夜景时,要特别注意光圈。因为它影响场景的清晰度。对于一些夜景,由于光线很暗,无法准确确定拍摄距离。因此,常采用缩小光圈、增加景深的方法来处理。拍摄夜景时,常用光圈为f5.6或f8。有些场景位置比较固定,光线变化不大,光圈可以适当小一些,但曝光时间要相应延长,这样场景的清晰范围就可以更大。进行多重曝光时,可以根据场景的光线强度,使用光圈来调整感光度。